炎黃文化專欄 | 劉永國:炎帝神農(nóng)部落為什么又叫烈山部落?——炎帝神農(nóng)故事之五
來源:中國網(wǎng)發(fā)布時間:2023-10-12 09:14:03
炎帝神農(nóng)還是小孩子的時候,烈山部落的人們主要靠打獵、捕魚、采摘野果子充饑,餓肚子是常有的事。獵獲物、采集物豐富時,就放開肚皮吃,飽撐幾天;打不到野獸、捕不到魚,或是雨天、雪天就要挨餓。
漸漸地,烈山一帶,一直到大洪山、桐柏山一帶的野獸慢慢地變少了,而部落的人口卻慢慢地變多了,食物緊缺成了一個威脅生存的嚴重問題。周圍的其它部落,也相繼出現(xiàn)了食物危機。為了捍衛(wèi)本部落打獵、捕魚、采摘的地域,部落的男人們還經(jīng)常要拿起棍棒、舉起火把驅趕“入侵者”。這是械斗,也是部落間最早的“戰(zhàn)爭”。
炎帝神農(nóng)發(fā)明了弓箭,短期內提高了狩獵的收效,幾年以后周圍的野獸供不應求了,食物危機就更緊迫了。
這時,烈山部落的食物結構已發(fā)生了一些變化,野獸不夠吃了,人們就更多的專注于采摘,采摘樹木的果實、甚至一些植物的種子,嘗試著充饑、果腹。炎帝神農(nóng)和青年伙伴們通過嘗試,已發(fā)現(xiàn)和肯定了一批產(chǎn)自山野的“安全食品”,如野核桃、野櫻桃、野李子、山杏、山桃、山棗等,還有野稻、野瓜和一批叫不出名字的草籽兒。食用的過程和效果表明,相當多的野果子、野瓜、野稻無毒無害,可以食用,吃了也還管用。
但是這些野生樹木、植物生長分散,其果實產(chǎn)量有限,沒法讓人填滿肚腹,炎帝神農(nóng)思來想去,提出了成片栽培的設想。有一種野稻,去了殼,有白米,這白米比狗尾巴草草籽強多了,粒比狗尾巴草草籽大,煮了吃,很能飽肚腹,口感也不錯,炎帝神農(nóng)很想成片成片地種植這寶貝。
伙伴們犯難了:“到處都是草叢、荊棘叢,哪兒有一片片栽樹栽草的地方呢?”炎帝神農(nóng)想起烈山上有一片沒有荊棘叢的山坡,那是雷擊引起的山火燒出的一片地方,新長出的小樹小草又胖又壯。于是炎帝神農(nóng)提出“放火燒山”,燒出可以用于種植、栽培的土地。
聽說要“放火燒山”,部落里有人不贊成,他們擔心燒掉荊棘叢的同時也燒掉了里面的山杏、野稻。
炎帝神農(nóng)請部落的長者、有見解者一起商議,讓大家說心里話,并且反復地闡述自己的設想:燒掉密不透風的荊棘叢、人都鉆不進去的草叢,然后用耒耜、牛拉犁開墾土地,成片地栽培能結果、結籽、結瓜的樹木、植物,為部落的老老少少、男男女女培植食用之物。他說,放火之前,先把能結果、結籽、結瓜的樹木、植物挖出來,臨時放到火燒不到的地方,待燒荒墾地之后,按計劃移栽。
爭論來,討論去,大家接受了炎帝神農(nóng)的設想。
部落的人們統(tǒng)一認識后,炎帝神農(nóng)選好無風的晴天,讓伙伴們舉著火把點燃了烈山上下的草叢、荊棘叢,熊熊大火從河兩岸燒向烈山東面,然后又燒到西面,大火燒了九九八十一個時辰,燒掉了氵厥 水、漂水(古稱賜水)兩岸的千年野草、萬年蠻荒,大火照亮了淮河以南、漢水以東的天地。大火過后,留下了一堆堆黑褐色的灰燼,是栽培結果、結籽、結瓜樹木、植物的上好肥料。
炎帝神農(nóng)的這把火,燒掉了蠻荒,也燒酥了土地,他帶領伙伴翻土,平整,開墾出一片片平展展的地塊,這些地塊似乎是一個個不規(guī)則方塊的拼合,后人把它叫做“田”,灌水種稻的叫“水田”,不能灌水的叫“旱田”、“坡地”,燒過的山,叫做烈山。
烈山墾田后,炎帝神農(nóng)帶領部落的人們開始了栽培活動,坡地栽山杏野李之類的果樹,水田栽種野稻,然后對野稻優(yōu)化、提純,對山果進行嫁接、經(jīng)過一年又一年、一輩又一輩的努力,野稻成了后世人熟悉的稻谷,野山果變成了房前屋后的果林,野菜野瓜變成了人們日常食用的瓜果,中華先民有了賴以生存的食物譜系。炎帝神農(nóng)部落與烈山緊密相關,所以人們又稱炎帝神農(nóng)部落為烈山部落。
(劉永國:高級編輯,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,隨州日報原社長、總編輯)